第838章 私話魏衡安
關燈
小
中
大
征兵令一下,十一娘格外註重服令者家眷疾苦,這可不是僅僅下發補恤就能了事,如倪家這樣的情況雖是個別,然而官府下發補恤,無非也只能堪堪保證飽暖而已,甚至有些軍屬,家中人口眾多,卻無田產,抑或老人多病,小兒疾弱,又或者屋宅殘破無錢修繕,雖不好吃懶做卻苦無傍身之技,諸如等等,困難往往不少。
又或者有那些刁民,明明家境相對豐足,卻貪得無厭,哭窮哭得地動山搖,往往行賄坊主,白占官家救濟貧苦這筆便宜,甚至有些將家中婢女認作養女,送入霓珍衣坊,逼令“養女”將每月工錢上交這樣的事居然也會發生。
而諸如這些細支末節,莫說十一娘不可能全都過問操心,便連陸離、阮嶺等人因著手頭公務繁重,也是難以顧及,當然可以分派給各坊主、裏正等基層吏員,然而官場積弊不是短期之內形成,自然也無望立時就能根治清明,那些吏員也有許多受官宦影響,往往玩忽職守,哪管得民生疾苦?
所以當孟九嫂自請“職令”,十一娘便想到將這些瑣雜托付給這些頗懷志向的世族之婦,讓她們深入到市坊之中,尤其是與軍屬家眷多多接觸,當然這些貴婦們也沒長著三頭六臂,不可能一一走訪,但世家養有不少仆嫗,也可充作人手。
十一娘深深以為,只有當大多數貧苦百姓都過上了豐衣足食、安居樂業的生活,太原府才能真正欣欣向榮。
如倪母家中一事,她便對孟九嫂的處置十分認同:“雖說一時之間,不可能讓倪二郎徹底脫胎換骨,不過上頭沒了倪母縱容,又兼鄧氏聽上去也並不是怯弱之人,相信對他總會有所約束,更不要說,當他一入官窯做工,難道還能繼續游手好閑下去?自己體會到勞作之辛苦,且看還舍不舍得將血汗錢擲去賭場,肥了他人腰包。”
於是舉杯,恭敬諸位女眷:“這段時日,多虧得大家齊心協力奔波辛苦,察實不少奸滑之徒利用善政貪占便宜,更大功勞,是使得不少貧苦百姓擺脫困境,大利於安定民心振興太原,我卻也沒有什麽實實在在謝禮,只有‘感激’二字,薄酒相酬。”
眾人都是謙遜一番,飲了酒,只聽孟九嫂又說道:“不是妾身等人厭煩瑣細有心推諱,只王妃將體察民情之事將由我等婦人,並非長久之計。”
十一娘大以為然,其實心中已有打算,這時卻不說:“孟九嫂有何高見?”
“妾身以為,這原是坊官、裏正等職責,奈何眼下這一批吏員,卻不能恪盡職守,故而接下來,或可讓民眾推舉德高望重者,經考核後,任為吏員,取代那些玩忽職守者。”
這與十一娘簡直是不謀而合。
之所以說體察民情,為貧苦排憂解難之事交托孟九嫂等並非長久之計,當然是因為婦人們並不是真正的官員,眼下因有王妃給予支持,她們才能行使“職權”,若有朝一日,王妃離開太原,孟九嫂們當然便不可能還有這樣的權限,故而要想讓太原府百姓長長久久地享受善政,不僅府尹、縣令等官員將來要清正嚴明,諸如真正將善政安排落實的坊主、裏正等吏員也要兢兢業業才行。
官員是由朝廷任命,吏員一般來說卻是由官員選拔,可吏員是否盡職盡責,品性究竟如何,地方官員難以一一考核,十一娘認為由百姓薦舉,並由百姓監督,不失為一個辦法,眼下正好試行驗正,看看是否真正切實有效。
“那這件事,我也便托付給孟九嫂了。”王妃很“無賴”,倒也不擔心袁氏因為“無償勞動”而不甘不願。
今日這場聚會,十一娘並沒讓歌舞助興,卻是將廳堂三面都用隔扇遮擋起來避風,在廳中擺了一張足夠二十人圍坐的大案,不過仍是矮足,倒也不用坐那寬條凳,仍是設了座榻,上邊鋪著氈毯,隔了一隔涼意,倒是比胡人愛坐的寬條長凳要舒適許多,幾輪酒後,王妃示意可以“寬散”,帶頭盤膝趺坐,於是這些時日以來越漸與王妃交熟的少婦們盡都不在拘束。
當大快朵頤,婢女們便搬入了不少器具,婦人們有的玩雙陸,有的投壺,有的搖骰子比大小當作酒令,孟九嫂卻拉著王妃到了廳外觀賞苑景——
可這時節,梅花未放,金菊已殘,蓮池也是一片枯敗冷清,並無美景可賞,王妃當然領會得孟九嫂是想與她私話。
先說道的果然是件私事:“妾身有個侄女,已是議親之齡,雖為庶出,自幼也是在嫡母跟前教養,學識品性都不差,有回隨妾身來過王府,就是不知王妃是否還有印象?”
十一娘想了一想,腦子裏浮現出一雙神采奕奕的眼睛來,問道:“可是孟六娘?”
“正是。”袁氏笑道:“嫂嫂原是有意讓六娘配個大族旁支嫡子,六娘往常乖順,卻又極有主意一人兒,倒更加傾向寒門子弟,不過一定要有志於科舉應試者,倒不在意家境清貧,妾身嫂嫂一想,難得六娘不貪圖虛榮,願意與將來夫婿自食其力,心裏也讚同,沒想到,這一動意險些讓六娘所嫁非人。”
十一娘聽“險些”二字,便明白並沒有造成惡果了,仍問道:“這是怎麽說?”
“還不是十五弟胡鬧,向嫂嫂引薦了個寒門士子,讚其才華人品都無可挑剔,不過因為時運不濟,雖下了兩回考場,卻未能金榜題名,眼下正在太原游學,是江陵人士,姓魏,表字衡安,嫂嫂恃機見過一面,瞧這魏衡安風度翩翩彬彬有禮,心裏倒也滿意,可又一打聽,竟知此人來往交近者,盡為豪貴子弟,鮮少寒門士子,心裏便覺不踏實起來,再一細察,吃一大驚!”
孟九嫂沒有明說,其實她那堂嫂是察知魏衡安與毛維長孫來往頻繁,心中才生疑慮,不過這倒不是吃一大驚的原因。
“這魏衡安,當日顯然意識到嫂嫂是有意結親,坦言未曾婚配,打算著先得出身再慮姻緣,這話倒也不假。”
十一娘心中便有些訥罕了,想不明白“吃一大驚”的因由,論來,莫說寒門士子,即便是名門子弟,也有許多打算先考取功名,再慮婚事,畢竟擺脫了白身,更有望娶得良配,魏衡安既然沒有逛語欺瞞,仿佛這種程度的功利,並不至於傷及品行。
又聽孟九嫂說道:“這位魏郎君,鬧過一出笑話,有回他受一家子弟相邀,飲談玩樂,主家有個小妹,因著貪玩,逼著婢女盛裝打扮,在花苑裏行走一圈兒,正巧那主家被長輩喚了過去,只剩魏衡安在亭臺上,他看見那婢女,誤以為是主家閨秀,竟然迎上前去搭訕,賣弄才華,詩讚討好女子,請他那位也是個紈絝,見引起誤會,並不解釋,玩笑道要將‘妹妹’許嫁,魏衡安立即答應下來,事後才知竟然是個婢女,偏他明知受到愚弄,竟不惱怒,照常與那紈絝來往。”
十一娘便明白過來:“什麽先得出身再慮姻緣,無非是看不上寒門女子,企圖攀交權貴,這魏衡安品行若可,萬萬不會如此輕浮,在人家中作客呢,便引誘主人家眷,只說他但凡還一點骨氣,明知對方愚弄他取笑,也不會依然討好奉承。”
“可不是這道理?嫂嫂嚇出一身冷汗來,慶幸自己還算謹慎,否則若真將六娘許嫁,可算是坑苦了六娘,卻也徹底明白了,並非所有寒門士子都上進忠厚,不乏品行敗壞奸詐之徒,卻又不願強迫六娘,故而便想著……賀舍人倒是與不少士子交好,未知王妃能否請托一聲賀舍人,看看有無合適之人。”孟九嫂繞了一個大圈,終於是說出了目的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又或者有那些刁民,明明家境相對豐足,卻貪得無厭,哭窮哭得地動山搖,往往行賄坊主,白占官家救濟貧苦這筆便宜,甚至有些將家中婢女認作養女,送入霓珍衣坊,逼令“養女”將每月工錢上交這樣的事居然也會發生。
而諸如這些細支末節,莫說十一娘不可能全都過問操心,便連陸離、阮嶺等人因著手頭公務繁重,也是難以顧及,當然可以分派給各坊主、裏正等基層吏員,然而官場積弊不是短期之內形成,自然也無望立時就能根治清明,那些吏員也有許多受官宦影響,往往玩忽職守,哪管得民生疾苦?
所以當孟九嫂自請“職令”,十一娘便想到將這些瑣雜托付給這些頗懷志向的世族之婦,讓她們深入到市坊之中,尤其是與軍屬家眷多多接觸,當然這些貴婦們也沒長著三頭六臂,不可能一一走訪,但世家養有不少仆嫗,也可充作人手。
十一娘深深以為,只有當大多數貧苦百姓都過上了豐衣足食、安居樂業的生活,太原府才能真正欣欣向榮。
如倪母家中一事,她便對孟九嫂的處置十分認同:“雖說一時之間,不可能讓倪二郎徹底脫胎換骨,不過上頭沒了倪母縱容,又兼鄧氏聽上去也並不是怯弱之人,相信對他總會有所約束,更不要說,當他一入官窯做工,難道還能繼續游手好閑下去?自己體會到勞作之辛苦,且看還舍不舍得將血汗錢擲去賭場,肥了他人腰包。”
於是舉杯,恭敬諸位女眷:“這段時日,多虧得大家齊心協力奔波辛苦,察實不少奸滑之徒利用善政貪占便宜,更大功勞,是使得不少貧苦百姓擺脫困境,大利於安定民心振興太原,我卻也沒有什麽實實在在謝禮,只有‘感激’二字,薄酒相酬。”
眾人都是謙遜一番,飲了酒,只聽孟九嫂又說道:“不是妾身等人厭煩瑣細有心推諱,只王妃將體察民情之事將由我等婦人,並非長久之計。”
十一娘大以為然,其實心中已有打算,這時卻不說:“孟九嫂有何高見?”
“妾身以為,這原是坊官、裏正等職責,奈何眼下這一批吏員,卻不能恪盡職守,故而接下來,或可讓民眾推舉德高望重者,經考核後,任為吏員,取代那些玩忽職守者。”
這與十一娘簡直是不謀而合。
之所以說體察民情,為貧苦排憂解難之事交托孟九嫂等並非長久之計,當然是因為婦人們並不是真正的官員,眼下因有王妃給予支持,她們才能行使“職權”,若有朝一日,王妃離開太原,孟九嫂們當然便不可能還有這樣的權限,故而要想讓太原府百姓長長久久地享受善政,不僅府尹、縣令等官員將來要清正嚴明,諸如真正將善政安排落實的坊主、裏正等吏員也要兢兢業業才行。
官員是由朝廷任命,吏員一般來說卻是由官員選拔,可吏員是否盡職盡責,品性究竟如何,地方官員難以一一考核,十一娘認為由百姓薦舉,並由百姓監督,不失為一個辦法,眼下正好試行驗正,看看是否真正切實有效。
“那這件事,我也便托付給孟九嫂了。”王妃很“無賴”,倒也不擔心袁氏因為“無償勞動”而不甘不願。
今日這場聚會,十一娘並沒讓歌舞助興,卻是將廳堂三面都用隔扇遮擋起來避風,在廳中擺了一張足夠二十人圍坐的大案,不過仍是矮足,倒也不用坐那寬條凳,仍是設了座榻,上邊鋪著氈毯,隔了一隔涼意,倒是比胡人愛坐的寬條長凳要舒適許多,幾輪酒後,王妃示意可以“寬散”,帶頭盤膝趺坐,於是這些時日以來越漸與王妃交熟的少婦們盡都不在拘束。
當大快朵頤,婢女們便搬入了不少器具,婦人們有的玩雙陸,有的投壺,有的搖骰子比大小當作酒令,孟九嫂卻拉著王妃到了廳外觀賞苑景——
可這時節,梅花未放,金菊已殘,蓮池也是一片枯敗冷清,並無美景可賞,王妃當然領會得孟九嫂是想與她私話。
先說道的果然是件私事:“妾身有個侄女,已是議親之齡,雖為庶出,自幼也是在嫡母跟前教養,學識品性都不差,有回隨妾身來過王府,就是不知王妃是否還有印象?”
十一娘想了一想,腦子裏浮現出一雙神采奕奕的眼睛來,問道:“可是孟六娘?”
“正是。”袁氏笑道:“嫂嫂原是有意讓六娘配個大族旁支嫡子,六娘往常乖順,卻又極有主意一人兒,倒更加傾向寒門子弟,不過一定要有志於科舉應試者,倒不在意家境清貧,妾身嫂嫂一想,難得六娘不貪圖虛榮,願意與將來夫婿自食其力,心裏也讚同,沒想到,這一動意險些讓六娘所嫁非人。”
十一娘聽“險些”二字,便明白並沒有造成惡果了,仍問道:“這是怎麽說?”
“還不是十五弟胡鬧,向嫂嫂引薦了個寒門士子,讚其才華人品都無可挑剔,不過因為時運不濟,雖下了兩回考場,卻未能金榜題名,眼下正在太原游學,是江陵人士,姓魏,表字衡安,嫂嫂恃機見過一面,瞧這魏衡安風度翩翩彬彬有禮,心裏倒也滿意,可又一打聽,竟知此人來往交近者,盡為豪貴子弟,鮮少寒門士子,心裏便覺不踏實起來,再一細察,吃一大驚!”
孟九嫂沒有明說,其實她那堂嫂是察知魏衡安與毛維長孫來往頻繁,心中才生疑慮,不過這倒不是吃一大驚的原因。
“這魏衡安,當日顯然意識到嫂嫂是有意結親,坦言未曾婚配,打算著先得出身再慮姻緣,這話倒也不假。”
十一娘心中便有些訥罕了,想不明白“吃一大驚”的因由,論來,莫說寒門士子,即便是名門子弟,也有許多打算先考取功名,再慮婚事,畢竟擺脫了白身,更有望娶得良配,魏衡安既然沒有逛語欺瞞,仿佛這種程度的功利,並不至於傷及品行。
又聽孟九嫂說道:“這位魏郎君,鬧過一出笑話,有回他受一家子弟相邀,飲談玩樂,主家有個小妹,因著貪玩,逼著婢女盛裝打扮,在花苑裏行走一圈兒,正巧那主家被長輩喚了過去,只剩魏衡安在亭臺上,他看見那婢女,誤以為是主家閨秀,竟然迎上前去搭訕,賣弄才華,詩讚討好女子,請他那位也是個紈絝,見引起誤會,並不解釋,玩笑道要將‘妹妹’許嫁,魏衡安立即答應下來,事後才知竟然是個婢女,偏他明知受到愚弄,竟不惱怒,照常與那紈絝來往。”
十一娘便明白過來:“什麽先得出身再慮姻緣,無非是看不上寒門女子,企圖攀交權貴,這魏衡安品行若可,萬萬不會如此輕浮,在人家中作客呢,便引誘主人家眷,只說他但凡還一點骨氣,明知對方愚弄他取笑,也不會依然討好奉承。”
“可不是這道理?嫂嫂嚇出一身冷汗來,慶幸自己還算謹慎,否則若真將六娘許嫁,可算是坑苦了六娘,卻也徹底明白了,並非所有寒門士子都上進忠厚,不乏品行敗壞奸詐之徒,卻又不願強迫六娘,故而便想著……賀舍人倒是與不少士子交好,未知王妃能否請托一聲賀舍人,看看有無合適之人。”孟九嫂繞了一個大圈,終於是說出了目的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